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491篇
基础理论   245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3 毫秒
981.
氯和磷对土壤中水溶-可交换态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氯离子(C1-)对含磷物质KH2PO4降低污染土壤中铅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锌矿污染土壤中添加KH2P04显著降低了土壤中铅(Pb)的水溶-可交换态含量,降低幅度为92.0%-95.1%,显著降低了铅的生物有效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 KH2PO4用量在P/Pb摩尔比为0.6时已足够修复土壤的铅毒,并且在此磷添加量水平时,加氯与不加氯比较,显著降低了土壤中Pb的水溶-可交换态含量,说明了添加氯对含磷物质降低铅毒有促进作用运.用Visual MINTEQ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添加磷和氯处理土壤后,土壤中Pb的活度主要受P的控制,尤其是磷氯铅矿[pyromorphite, Pb5(PO4)3 Cl]沉淀.在使用含磷物质修复铅污染土壤技术时,添加适量的氯,以达到最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82.
新型杂化材料钝化修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王林  徐应明  梁学峰  孙扬  秦旭 《环境科学》2011,32(2):581-588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新型杂化材料及其与磷酸盐复配使用对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并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吸附平衡实验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了杂化材料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制.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单一处理对油菜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杂化材料与磷酸盐复合处理则能显著提高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分别比对...  相似文献   
983.
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控制、降低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中有毒物质的排放是全国各地都在关注的课题。以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4.
建立了固相萃取-GC/MS法测定水中四乙基铅的方法。对固相萃取条件、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4μg/L,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71.5%~103.2%,精密度(RSD,n=6)为4.4%~11.6%。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干扰小、适应范围广,可以满足水中痕量四乙基铅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85.
论文测定了焦作市城区道路旁健身场所雪松针叶中的铅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这些场所的大气铅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同时还分析了雪松叶片铅含量的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表明,位于道路旁边的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场所的空气质量,有26.7%为无铅污染,其余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铅污染。因此在道路旁设置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是不合理的,市民不适宜在道路旁进行休闲、娱乐、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986.
不同环境材料对Pb、Cd污染土壤的淋溶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探索环境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材料(腐植酸HA、高分子材料SAP、粉煤灰FM及沸石FS)对污染土壤(单一Pb污染土壤、单一Cd污染土壤和Pb-Cd复合污染土壤)中铅(Pb)、镉(Cd)的淋溶效应。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环境材料处理的淋出液pH值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趋势,均为弱碱性。添加FM和复合N1(HA+SAP+FM+FS)、N2(HA+SAP+FM)处理淋出液的电导率(EC)明显高于其他。FM和复合N1、N2对单一Pb污染土壤中Pb达到显著固定作用;单一Cd污染土壤中,添加单一SAP处理所淋溶出的Cd量小于CK(未加任何环境材料),淋溶出的Cd量为CK的63.68%,对Cd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Pd-Cd复合污染土壤中,HA对Pb达到显著固定作用,淋出Pb量仅为CK的40.6%。SAP及复合N3对Cd的固定作用明显,淋溶出的Cd量分别为CK的55.32%、78.13%。可见,采用的环境材料对重金属淋溶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7.
Filamentous fungi are able to accumulate significant amount of metal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The potential of fungal biomass as agents for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contaminated sediments is currently receiving atten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otal of 41 isolates of filamentous fungi obtained from the sediment of the Langat River, Selangor, Malaysia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tolerance and uptake capability of copper (Cu) and lead (Pb). Th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Aspergillus niger, A. fumigatus, Trichoderma asperellum, 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 and P. janthinellum. A. niger and P. simplicissimum, were able to survive at 1000 mg/L of Cu(II) concentration on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while for Pb, only A. niger survived at 5000 mg/L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niger, P. simplicissimum and T. asperellum have a better uptake capacity for Pb compared to Cu and the findings indicated promising biosorption of Cu and Pb by these filamentous fungi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also determined the maximum removal of Cu(II) and Pb(II) that was performed by A. niger. The metal removal which occurred at Cu(II) 200 mg/L was (20.910 0.581) mg/g and at 250 mg/L of Pb(II) was (54.046 0.328) mg/g.  相似文献   
988.
Synthesis and high adsorption and selectivity performance of lead ion-imprinted micro-beads with combination of two functional monomers.  相似文献   
989.
为提高空气中铅分析的灵敏度,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方法进行空气中铅的测量.分别采用微波加热方法和湿式消解法对样 品进行了预处理,对两种消解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对分析的影响;对影响氢化物发生效率的各种实验条件,包括增敏剂、酸介质及氢化物发生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等,以及原子荧光分析仪器的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90.
酸甲醛改性花生壳吸附Pb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壳为原料,甲醛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并对其吸附水溶液中Pb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98 K温度下,花生壳对Pb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为吸附的主要速率控制步骤.在实验温度下,改性花生壳对Pb2+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热力学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